地处藏、青、疆三省区交界处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陆路“大动脉”109国道(青藏公路)等“五条生命线”贯穿而过。“雄鹰飞不过唐古拉”的传说言尽了109国道唐古拉山段路线的极端凶险。而保障这条承载着70%进藏物资和30%人员运输的“大动脉”正常运作的,却是一支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高原警队——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今年5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这支驻扎高原17年的队伍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109国道唐古拉山段平均海拔52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冰雹、降雪、大风天气四季可见,路面积雪结冰、车辆燃油故障等极易引发车辆大面积拥堵,除雪保通成为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民(辅)警的日常工作。
2019年2月至3月,109国道唐古拉山段出现历史罕见的降雪量,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积雪厚度1.5米以上,最多时滞留车辆600余辆、1300余人。为保证路段通车顺畅,大队队员在高原安营扎寨59天,累计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警车400余台次,创造了无一起因拥堵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和无一名人员因高反死亡的骄人成绩,确保了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当车辆发生故障时,队员们摇身一变成为“修理工”,不管是燃油冻结、油气管冻裂,还是高寒造成的电气故障,他们都能轻松应对;当满载物资的重型货车轮胎在结冰的路面上直打空转时,队员们又变成了“养护工人”,拿起铁锹,铺撒防滑沙,雪下了一场又一场,沙也铺了一层又一层;当司机出现高原反应时,救护车进不来、警车出不去,队员们变身“人工救护车”,轮流抱着群众紧急送医。
“50多天没换过衣服、没洗过脸,困了就躺在警车里眯一会儿,大多数时间就吃干得发硬的馒头与面包充饥、喝冰冷的水解渴。”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才加是安多县人,2006年从西藏警校毕业后就来到这个全国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他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队里的年轻队员,“脚肿了、感冒了、脸冻伤了,没有一个人退缩。2017年以来,大队累计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短信300余面(封、条)。”
“我文化素养不高,只会修车。”藏族男孩大拉地今年25岁,是队里的技术骨干,为了尽快修好故障车辆,他常常在车上爬高钻低,真正做到“哪里有故障车、哪里就有大拉地”。
格桑仁庆是队里唯一一个持有A2驾驶证的交警。2020年3月3日,在“轰”的一声巨响后,交通局的装载机卡在路基下面的深沟里无法移动。
“让我来试试吧!”格桑仁庆围着装载机进沟卡点仔细查看一番,迅速踩着装载机的登梯进入驾驶室,点火、转向、摇杆,不一会儿,装载机就脱离了困境。
“我们不怕风雪、不怕高反,怕的是一起执勤的队员发生意外。”才加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2004年以来,大队14名民(辅)警先后在工作岗位上因意外事故受伤,其中两名队员因公致残、1名队员殉职,全队整体健康率不足20%。
青年民警曲松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2月,来自山东的张承峰一家四口被困在109国道上,他和儿子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意识渐渐模糊。曲松发现这一情况后,召集了近20人抬车,并及时将他们送往医院救治。3个月后,一直想送锦旗当面感谢曲松的张承峰在公安部微博“探访海拔最高交警队”的一张配图中,认出了救命恩人。但没想到的是,几天后曲松在执勤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殉职。
受伤、牺牲成了这支交警队伍最为沉重的注脚,他们在高原挥洒青春,镌刻警魂,甚至用生命为西藏陆路“大动脉”搭建“青春支架”,用行动诠释着“缺氧不缺精神”的深刻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支部在109国道和县城主要道路向过往人员免费发放口罩,现场宣讲防疫知识。为了确保车驾管各项业务办理工作能顺利开展,还创新开设驾驶人审验教育网络直播学习平台,将网课内容分为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宣讲、安全文明驾驶宣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学习、观看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
此外,大队还针对道路拥堵原因进行大量实验,于2017年自主研发制作易于取材、价格实惠、装卸方便的组合式简易防滑链。相较于常规两人需30分钟以上才可安装完毕的防滑链,简易防滑链可实现一人5分钟内完成安装。
公司邮箱:ordosth@163.com
公司电话:0477-8583026
公司传真:0477-8583026
邮 编:017010
公司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通惠街5号通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