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天的冰栗、冬天的糖炒板栗,到板栗入菜、制成甜品、预包装板栗……我们作了大量尝试。”提到栗子,北京市怀柔区的95后“新农人”李思鹏侃侃而谈,向记者一一列举了各种以栗子为原料的产品。今年是李思鹏在乡村创业的第八个年头,他一直致力于探索开发栗子的更多产品,以此提升当地老百姓的收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李思鹏这样的“新农人”扎根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各环节的工作,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农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新农人”怎样利用自身所学赋能乡村建设?在中国青年报社出品的新一期《参数》节目中,3名“新农人”分享了他们乘风破浪、逐梦乡野的故事。
“新农人”勇闯乡村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坐落在慕田峪长城脚下,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北京老栗树聚源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思鹏的老家就在这里,“从小夏天看栗花,秋天收板栗。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栗子树,板栗也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17年,怀着对板栗的特殊情结,李思鹏决定当一名“新农人”,为家乡创造更多发展可能。
李思鹏发现,过去很多年,家乡的栗子会直接进行售卖,利润很低。而且栗子是秋冬季节的应季产品,要想让它在全年都能卖出好价钱,就要找到更多元的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为此,李思鹏不断尝试,围绕栗子做出了即食板栗仁、栗子酥等多种产品,让这款单品没有“淡季”,并且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提升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丁淇来自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是一名黑土地上的“新农人”。丁淇说,自己的家乡三道河子村在很久之前便是一个富裕村,但在2020年,三道河子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急需培育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怀着对故乡的热爱,丁淇带着之前自主创业攒下的钱回乡,创办了敦化市山河农业有限公司。
在回村时,丁淇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回农村我能做什么”“我能改变农村的什么”。这两个问题也在丁淇后来的实践中有了答案。
经过调研,丁淇选择从事鲜食玉米加工,“因为我们村是养牛大村,牛比较多,可以做循环产业链——玉米秸秆饲喂黄牛,牛粪养殖蚯蚓,蚯蚓产生有机肥回施到玉米田,玉米成熟后加工成鲜食玉米”。
“我们现在每年带动150余人就业,其中80%是农村女性,人均增收在4500元以上,使近300亩土地收益提高。”丁淇说。
李波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一次返乡探亲时,他发现家乡盛产的黑甘蔗滞销,很多黑甘蔗都烂在地里,这样的情景让李波很心疼。2017年,李波告别从事了10年的网络科技相关工作,回到家乡成立了广西贝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他希望能让黑甘蔗变得更有价值。
李波及团队成员不断改进制糖工艺,突破了黑甘蔗汁难结晶的问题,使黑甘蔗也能做出古法红糖,解决了黑甘蔗滞销的状况,提升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们的工厂属于就业扶贫车间,工人大多数是当地的脱贫户和农户,目前我们带动了脱贫户116人,年人均收入2.2万元左右”。
用科技赋能乡村发展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但丁淇觉得,自己在返乡创业前并不了解农业和相关技术。这也让她在创业之初遇到了不小的困难,“返乡第一年,我们回收农民种的玉米进行生产加工,但很多玉米的品质达不到要求”。
面对技术难题,丁淇与专业的农业人才对接,进行土壤改良、种植技术改进、品种研发,使玉米的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丁淇还结合当地的优势,进行了品种创新,“我们根据本地的气候、土质、水源、日照等一系列基本条件,研发了两个玉米品种,一个是凉了也不会变硬的糯玉米,一个是皮不厚的黑玉米”。通过细分消费人群和市场需求,目前丁淇打造的鲜食玉米品牌已衍生出了七大品类、八大产品。
丁淇的亲身经历让她意识到,科技助农十分重要,李思鹏对此也深有感触。
“我们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产学研用’的合作,在一年四季不同的时间节点,农林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团队都会来到我们合作社,给农民作专业的现场教学和相关指导。”除了定期培训,李思鹏还引入了智能种植系统,监控林区的湿度、温度、病虫害等,打药、施肥、浇水等都可由数据系统进行分析。
李思鹏分享,目前与他们签约的农户一共有830户,辐射两万亩左右的土地,栗子的产量从以前的175斤亩产提升到400斤亩产,“让栗农的栗子有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然后卖出更好的价格,从而让他们的收入有了非常直观的提升”。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青年看好“新农人”在“兴农路”上大展拳脚、施展抱负。
在回乡之初,乡亲们并不理解李波,质疑声不断。在乡亲们眼中,做红糖没有什么前景,更没见过用黑甘蔗做红糖的,觉得不会有什么收益。
李波清晰地记得,当以黑甘蔗为原料制作的古法红糖试验成功时,不少村民过来品尝,“他们都觉得这个味道很特别,以前吃的红糖都是用白甘蔗做的,非常甜,而用黑甘蔗做的红糖口味更清甜”。试验的成功打消了乡亲们的疑虑,也让他们开始相信这份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多次跟他们沟通,承诺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他们种植的黑甘蔗,用于制作红糖。”李波在提高农户种植黑甘蔗积极性的同时还招募了当地的脱贫户、农户一起做红糖,慢慢地和乡亲们拉近了距离。
懂农业、爱农村、乐于帮助农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带着新技术、新思路扎根乡村的“新农人”是其中一抹“亮色”。
在回乡的近5年时间里,丁淇明显感觉到乡村的变化和国家对返乡创业人才的扶持。丁淇坚信,乡村未来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也鼓励年轻人回到乡村,“乡村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年轻人可以带着在外面的所学所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壁垒,让乡村有更好的发展”。
“‘新农人’要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李波表示,新农人要懂农业、爱农村,愿意帮助农民,有为农村干实事的热情。他认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眼界宽、思路活、见识广,可以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发展带去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比如开展直播电商助农、发明农业机械、推动智慧农业更好地发展等。
李思鹏建议,想当“新农人”的年轻人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好吃苦的准备,更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上感同身受,“农业不是一个‘短平快’的行业,要保持长期主义的状态,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李波认为,让“新农人”扎根农村,要回得来、也留得住,这离不开相应的帮扶和支持,“可以加强对返乡创业人才的激励,通过荣誉称号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供及时到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让“新农人”享受到农业农村发展的“红利”,更加坚定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价值。